当归四逆汤里面当归是12g还是9g
网上两种
看下图都是三两怎么当归12g其他9g
————
吧里老中医在哪,这个到底是9g还是12g
匿名网友.
出处《伤寒论》辨厥阴病脉证并治法第十二古代剂量当归(三两) 桂枝(三两,去皮) 芍药(三两) 细辛(三两) 甘草(二两,炙) 通草(二两) 大枣(二十五枚,擘)(一法十二枚)现代剂量(仅供参考)当归(9g) 桂枝(9g,去皮) 芍药(9g) 细辛(9g) 甘草(6g,炙) 通草(6g) 大枣(5枚,擘)煎服法右七味, …
出处《伤寒论》辨厥阴病脉证并治法第十二古代剂量当归(三两) 桂枝(三两,去皮) 芍药(三两) 细辛(三两) 甘草(二两,炙) 通草(二两) 大枣(二十五枚,擘)(一法十二枚)现代剂量(仅供参考)当归(9g) 桂枝(9g,去皮) 芍药(9g) 细辛(9g) 甘草(6g,炙) 通草(6g) 大枣(5枚,擘)煎服法右七味, …
匿名网友.
《方剂学》李冀主编 当归四逆汤 (《伤寒论》) 当归三两(12g) 桂枝三两(9g),去皮 芍药三两(9g) 细辛三两(3g) 甘草二两 (6g),炙 通草二两(6g) 大枣二十五枚(8枚),擘 上七味,以水八升,煮取三升,去滓。温服一升, 日三服(现代用法:水煎月艮)。 温经散寒,养血通脉。 血虚寒厥证。手足厥寒,或腰、股、腿、足、肩 …
《方剂学》李冀主编 当归四逆汤 (《伤寒论》) 当归三两(12g) 桂枝三两(9g),去皮 芍药三两(9g) 细辛三两(3g) 甘草二两 (6g),炙 通草二两(6g) 大枣二十五枚(8枚),擘 上七味,以水八升,煮取三升,去滓。温服一升, 日三服(现代用法:水煎月艮)。 温经散寒,养血通脉。 血虚寒厥证。手足厥寒,或腰、股、腿、足、肩 …